「用好奇、仁慈與接納的態度,好好選擇」
我家樓上預計施工數個月,我擔心線上上課時會影響到學員,但每個樓層是彼此有門禁的,於是請管理中心的總幹事協助轉達某一天上午兩小時,某一天下午兩小時麻煩工班不要敲牆壁。
總幹事溝通後跟我說,設計師無配合意願,因為他們已完全依照規定辦理,無配合義務。
我第一個念頭是,我配合你敲打,躲到外面,你停工兩小時做別的事有那麼難嗎?也太不互相了吧?
但正念訓練讓我注意到我現在正在「我」的觀點。
我問我自己:我了解對方的觀點了嗎?
於是我請總幹事陪我到施工住戶找設計師。
聽了設計師的解釋,我才知道,我的理所當然,不是他的理所當然。停工兩小時真的很難。
設計師跟我解釋,工班是按日計酬,要工班停兩個小時,等於這一天就是要請他們不要進工地。然而事情不是不進工地這麼簡單,這個工項挪移,其他工班也要配合挪移,根本就是乾坤大挪移。設計師表示,他可以盡力,但是工人一停工,就沒錢可以拿。
設計師的話讓我看到他的觀點,看到工人的處境。
事實上我家施工過,我也知道工項是牽一髮動全身,然而沒有溝通,我就卡在我的觀點,沒有想到對方的難處。
評估之下,雖然線上上課的穩定性很重要,我們家這邊的網速有Mbps 80,上課不會累格卡卡,而且移到其他場地有那個場地的問題,需要重新架設設備、測試和適應,然而綜觀全局,想到如果今天我兒女是這位設計師或工班,我寧可由我這邊來克服和改變。
於是我把注意力轉移到我有沒有什麼資源可以讓我到那邊上課。想想其實還真的是有很多資源可以用—我可以去我弟弟的公司,我可以去我媽媽家,我可以去學校的研究室…看來,的確由我這邊來克服和改變會容易一些。
正念認知療法有一部分是在談注意力。
透過對於注意力特性的了解與訓練,用好奇、仁慈與接納的態度,注意到自己、對方與環境,許多人際衝突解起來就相對容易了。
貼圖小語:碰到衝突,停一下,看清楚自己、對方與環境,做個好選擇。
~[時時正念]line貼圖(文字版)~
https://store.line.me/stickershop/product/16284967/zh-Hant
~[時時正念]line貼圖~
https://store.line.me/stickershop/product/16210111/zh-Hant
~郭葉珍的《和自己,相愛不相礙》~
博客來 https://tinyurl.com/y723qf8r
~郭葉珍的《我們,相伴不相絆》~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NjZWge